屏邊縣聚焦人才效能發揮不夠突出、鄉村產業質量效益不夠明顯等問題,開創“訂單式”鄉村產業培訓模式,圍繞林果藥產業評選55名人才組建5支重點產業發展服務隊,采取送教下鄉、定向培訓、線上教授等形式,廣泛開展“送技上門”服務,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牢固樹立按需服務理念,通過各鄉鎮農戶線上“下單”、縣委組織部在線“接單”、重點產業發展人才服務隊線下“送單”方式,定期摸排培訓需求,會商農科、林草等部門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服務包”,由人才服務隊開展定點技術指導,把技術服務送到千家萬戶。同時,加強同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等院校的合作,引入鐘彩虹、陳厚彬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到屏邊建立專家工作站,打造專家才智服務基層平臺,實現人才資源供給與鄉村發展需求精準對接。
針對農村產業培訓中農戶不想種、不愛學、學不透、記不住等問題,建立結對幫扶機制,實行重點產業發展人才與企業、種植養殖大戶“一對一、一幫N”結對幫扶,靈活精準開展服務“三農”活動。通過“專題講堂”“田間課堂”“電教宣傳”等方式,以專業科學的態度為農戶傳知識、授理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到田間地頭找問題、講技術。同時,建立以“手把手”實際操作為主,“點對點”視頻教學為輔的培訓機制,對專家人才技術培訓進行跟蹤拍攝,制作荔枝、枇杷等產業種植技術教學視頻,讓農戶能隨時學、反復學,有效帶動農戶提高科學種植能力。目前,人才服務隊累計到鄉村振興一線開展荔枝、李子等產業培訓12次,參訓人員1500余人次。
建立動態評估、跟蹤反饋、適時研討、定期考核機制,對重點產業發展人才實行信息化動態管理和日常考核。以追求“好評”培訓服務為目標,加強對專家人才的日常跟蹤聯系,定期收集群眾反饋的意見建議,適時召開產業技術研討座談會和培訓會,加強產業發展和種植效果評估及技術改進,不斷提高群眾發展產業和增收致富的能力水平,推動屏邊農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1年以來,累計發展荔枝、獼猴桃等林果藥產業165萬畝、產值超30億元。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云南網-紅河日報,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4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