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最重要的糧食作物,面積占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的47.3%,總產占全年糧食總產的60.8%。今年水稻播栽以來,該區強化目標考核,穩定播栽面積,重點突出五個方面,抓實服務指導,夯實水稻豐產基礎。
圖為 江蘇水稻豐產
糧食豐產,優質良種是關鍵。鹽都區突出推廣優質高產品種,提高良種應用到位率。優化品種區域布局,根據各地生態條件、主體播栽方式選擇適宜品種,以南粳9108、南粳5718、鹽粳15為主,大力推進規模化集中連片種植,整體提升水稻品質和產量。適當搭配種植部分糯稻品種,滿足市場對稻米不同需求,增加種植效益。全區良種覆蓋率達98%。
種地選良種,還要用良法。鹽都區今年突出控減直播稻,提高機插秧推廣比例。全區上下將控減直播稻、推廣機插秧作為水稻生產的重點,將機插秧推廣作為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納入年終考核,印發直播稻控減工作實施方案,發放《控減直播稻推廣機插秧告知書》近千份,對種植主體開展技術培訓,提升機插秧育秧水平和栽插技術,全區新增機插秧2.6萬畝。
豐產豐收離不開科學管理。鹽都區突出技術指導服務,提高生產管理水平。技術指導服務立足“早”,突出“細”,在水稻不同生育階段開展分類指導。先后印發《鹽都區2023年水稻生產技術指導意見》《鹽都區2023年水稻育秧技術指導意見》《機插水稻移栽和栽后管理技術指導意見》《在田糧食作物抗災減災技術指導意見》《水稻中期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意見》等,組織技術人員踏田了解苗情長勢,開展現場服務指導,邀請省市專家、院校教授進行技術培訓,幫助農戶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進各項管理措施落實落細。
綠色高效農業可見可信可學。鹽都區突出高質高效示范片建設,提高綠色生產能力,以“四個清單”建設要求為引領,以“水稻十項適用技術”為依托,加大水稻綠色高質高效關鍵技術模式集成推廣力度。根據省市工作部署,在全區范圍內優選種植主體,建設2個5000畝示范片、6個1000畝示范片,示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
作為農業生產的主體,農民的生產技術水平直接影響著農業生產效益。鹽都區突出生產典型培育,提高示范引領作用,全面提升農業生產經營者素質水平。該區農業農村部門遴選區內生產基礎較好的3個種植主體參加省舉辦的高產競賽活動。區內同步舉辦高產競賽,充分挖掘全區優質水稻高產潛力,打造一批超高產典型,培養一批優秀農技人員和高技能種植能手,為水稻生產“推技術、提單產、提質量、提效益”提供技術儲備,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4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