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連日高溫,早稻逐漸成熟,開始進入收割期,近日,樟樹市永泰鎮組織農機陸續開鐮收割,在田間地頭,到處是一派機聲隆隆的搶收畫面。
在永泰鎮大觀村,放眼望去,低垂的稻穗、飽滿的谷粒,成片金燦燦的早稻與水塘、民房交相輝映,勾勒出了一幅美麗鄉村畫卷。村民皮保根搶抓晴好天氣收割水稻,收割機在開闊連片的稻田里來回穿梭,切割、脫粒并粉碎稻稈,隨后金燦燦的稻谷經出艙口裝進轉運車車斗。
圖為 早稻開鐮
永泰鎮大觀村村民皮保根:“機械化收割,不僅省人工、效率高,稻谷損耗率從3%降低到1%以下,也就是說,每畝稻田要多產出20多斤稻谷。”
近年來,樟樹市永泰鎮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嚴格落實“三比三爭”活動要求,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出臺鼓勵農業機械化發展辦法,在上級補貼政策的基礎上,對農戶新購置農機自付金額超過3萬元的,鎮財政再補貼1萬元/臺(套);對使用機械化插秧的,按每畝20元的標準給與補貼,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
皮保根告訴記者,以前機械化程度不高,水稻收割很累。現在全用機械化操作,種田輕松了很多,效率也高,我1100斤多畝田,四臺收割機,三四天就能全部收割完。目前,收割機正開足馬力,活躍在田間地頭上,幫助農民搶收早稻歸倉入庫。
據測算,今年永泰鎮早稻種植面積達1.6萬畝,預計1700余萬斤,為鞏固糧食基礎打下了堅實基礎。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樟樹市農業農村局,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4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