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浸種,芒種栽秧。為確保2023年糧食生產穩產增收,立夏以來,青浦各地正有條不紊地推進水稻育苗工作。
王學勝是上海玉勝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也是當地水稻種植與農機服務大戶,他負責著白鶴鎮大約3700畝地的水稻育苗工作。記者在其位于白鶴鎮杜村的村生產基地看到,8名工人正在一臺水稻自動化育秧流水線上忙碌著,通過設備鋪土、淋水、播種、覆蓋面土等工序后,一個個秧苗盤裝盤而出。
圖為 水稻育苗進行中
“這條流水線一天可完成1000多畝的水稻育苗,育苗工作大約在5月20日結束。”王學勝介紹,經過18天的生長,育苗盤里的水稻種子完成了萌芽階段,生長為10多厘米長的幼苗,等待播種入土。通過自動化育秧設備育苗,不僅播種速度快,苗盤中稻種分布均勻、表層覆土厚度適中,有利于稻種萌發和生長,出苗整齊度高,能提高機械化插秧質量。
記者了解到,玉勝水稻生產基地的水稻種植面積1513畝,以產量較高的雜交稻為主,另有30畝國慶稻“松早香1號”已于5月7日播種入土,預計9月20日可成熟收割。
而在位于青浦區練塘鎮徐練村的上海其立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已完成水稻育苗工作,負責人徐葉青告訴記者,該合作社目前正在進行農耕作業,其農機服務范圍覆蓋整個練塘鎮,服務面積約6000畝,今年將新增無人機插秧和穴播服務,預計5月26日正式開啟播種。
據悉,今年青浦全區計劃水稻種植面積12.5萬畝。為保障和推進全年水稻生產豐收,青浦區農技中心的工作人員也同步積極開展農機裝備維護、農機安全生產和水稻自動化育秧流水線的作業指導工作。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東方城鄉報 ,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4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