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暨南街道沿余家庭農場,農場主宣萍正操作著自動插秧機在田中來回穿梭,不一會兒一壟壟秧苗就被整齊地插種在田塊中,瞬間綠油油一片,充滿生機。
作為諸暨市水稻種植的示范點,沿余家庭農場水稻種植面積達650畝,其中早稻近550畝,目前大部分早稻已經完成播種。
圖為 早稻種植基本完成
“現在我們已經到收尾階段了,大部分都已經播種完成了,今天我種的是中國水稻研究所的試驗田塊中早39。今年我們農場種的主要是中早39和舜達135,這兩個品種從近幾年種植來看,穩定性比較好,抗病性也比較好,穩產。正常情況下7月10日就可以收割了。”宣萍告訴記者。
在農場的另一塊田地上,植保無人機正在施肥。“一般是秧苗移栽以后5到7天灑尿素,能起到分蘗的作用,像我們這個還拌了草藥粉,草藥粉能封草。”宣萍說,無人機一次可以飛灑兩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秧苗接受農藥噴灑也更加均勻,還杜絕了人工施肥對秧苗踩踏造成損傷。
據了解,當前諸暨市春播工作已完成超90%,全市水稻種植面積達5.9萬畝,比去年增加20%以上,可以預見今年稻谷產量也會比去年增長不少。
為了做好春播工作,諸暨市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專家奔赴各水稻種植基地開展面對面指導,現場解決水稻種植戶技術疑難問題,為奪取早稻豐收奠定堅實基礎,切實筑牢糧食安全防線。
據諸暨市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周宇杰介紹:“今年我們在全市已經設立了4個示范方,主要是針對于幾個早稻品種進行了示范種植,為來年品種進行篩選。今年的糧食政策是在去年的基礎上,種植雙季的話每畝增加了200元錢補貼,所以農戶的種糧積極性就更高了。”
目前,插種早的那批早稻已經處于分蘗期,晚的那批已經基本上插播完成。接下來,各基地主要是做好田管工作,第一是前期的雜草封閉,第二是施好返青分蘗肥,促進早稻早發,為早稻的豐產打好苗架子。另外,當前正處于二化螟化蛹期,現在正是翻耕滅蛹的最佳時期,要為減少今年的蟲口基數做好工作。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4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