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陽縣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在全縣范圍內推廣雜交水稻旱種3000畝,實現水稻“上山”,讓荒山變成“糧倉”,保障糧食安全。
雜交水稻旱種是結合云南高原生態特點而研發的一種旱作節水種稻方式,選擇地勢平緩、土壤肥沃,且具備一定雨養、保水、保肥能力的旱地,選用適宜旱種的雜交稻品種,通過旱育旱植、地膜覆蓋、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水稻種植技術和管理,確保秧苗茁壯成長。與傳統的水稻種植相比,省去了育秧、拔秧、栽秧等環節,為農戶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產量,深受農戶歡迎。
據悉,此次引進的“宜優115”品種,128天便可成熟,高產穩產,適合山區栽種。截至目前,元陽縣已完成雜交水稻旱種面積2000余畝,預計畝產可達300公斤至400公斤,有效提高了稻谷的綜合生產能力。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云南網-紅河日報,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4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