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重要囑托,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堅持高位推動、系統謀劃、精準施策,統籌推進“五個振興”,農業質量效益穩步提升,農業農村經濟形勢平穩向好,農業“壓艙石”作用充分彰顯,奮力書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亮麗答卷。
扛牢國家糧食安全,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山東的重責大任。山東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鞏固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的重要基礎,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656萬畝、高效節水灌溉4706萬畝。在德州,100萬畝核心區單產1500公斤以上的“噸半糧”示范區正在加速創建。德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孫豐勇說,““噸半糧”不僅是產量概念,也是質量概念,是綠色高質高效的產能。我們要通過創建“噸半糧”,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
2021年,山東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小麥條銹病、嚴重秋汛等不利因素影響,全年糧食再獲豐收,總產首次超過1100億斤。其中,夏糧增產13.6億斤,占全國增量的22.9%,受到農業農村部的通報表揚。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褚瑞云表示,“豐收來之不易,特別是我們現在還有疫情防控這個環境條件下取得,確實意義重大。同時也彰顯了科技在現代高效農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作用。”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2021年,省財政安排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31億元,投入規模與往年持平,全省各級財政安排銜接資金82.25億元。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常務副局長(正廳級)張傳忠說,“支持各地建設30個以上的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圍繞著產業發展、就業帶動、環境整治、人才培養、鄉村治理等六大內容,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模式、新路徑。”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2021年,山東印發方案,加快培育金鄉大蒜、壽光蔬菜等13個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前不久,山東金鄉、壽光、齊河等6個縣市區入選首批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數量位居全國第一。金鄉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 局長孟新霞說,“我們將以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為契機,以健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重點,全力推進農業設施化、園區化、融合化、綠色化、數字化發展。”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要下決心把民族種業搞上去。2021年,山東起草了《山東省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強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當年,全國唯一的國家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落戶山東,在日照,年產150萬尾的膨腹海馬苗種繁育基地也建成投用。日照市水產集團公司董事焦峰說,“同時,我們制定海馬繁育和養殖技術規范、產品質量控制標準、健康養殖病害防護技術,實現海馬有序化、規范化、表轉化養殖,實現社會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的雙贏。”
今年,山東將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切實穩住農業基本盤,實施農業全產業鏈培育計劃,打造農業特色產業“單項冠軍”,創建一批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聚焦農業穩產保供、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和諧,扎實推進鄉村“五個振興”,不斷改善群眾生活、促進共同富裕,推動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山東新聞聯播,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4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