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北京又迎來一輪降雨天氣,會不會拉高菜價?12月10日記者走訪北京新發(fā)地市場獲悉,進入12月份以來南菜供應量大增,北方因10月份降雨推遲種植的蔬菜也大量上市,南菜北菜“疊加”,再加上進場費政策對商戶的吸引,蔬菜日供應量近期一直維持在2萬噸以上,蔬菜加權平均價已經(jīng)比一個月前下降了10%。
圖為 批發(fā)市場蔬菜交易
早晨7時許,室外的溫度還在零攝氏度左右,新發(fā)地市場云南菜交易區(qū),露天停放的箱式貨車上,是一箱箱裝在泡沫箱里的蔬菜。打開一個箱蓋,綠油油的快菜就呈現(xiàn)在眼前,非常鮮靈。云南特菜商戶姜山告訴記者,最近蔬菜價格明顯出現(xiàn)了下降。
“比如這個快菜,一個來月前是3塊多4塊錢一斤,現(xiàn)在一斤的批發(fā)價格只有2塊錢出頭了,我自己每天上市交易的快菜就有20多噸。”姜山說。
12月9日新發(fā)地市場蔬菜加權平均價是3.56元每公斤,比11月8日的3.97元每公斤下降了10%。新發(fā)地農產品批發(fā)市場董事長張玉璽說,大部分蔬菜的價格保持穩(wěn)定,沒有價格明顯上漲的品種,價格下降的蔬菜主要是大白菜、圓白菜、胡蘿卜、團生菜。比如大白菜的批發(fā)價格已經(jīng)從11月9日的1.35元每斤下降到0.9元,降幅達33%。價格下降的原因是山東、湖北、湖南的大白菜大量進京,使得市場上大白菜的供應量加大。圓白菜、團生菜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供應量加大,湖北圓白菜、云南團生菜大量上市,胡蘿卜價格下降則是因為近期精品胡蘿卜沒有進入市場,拉低了胡蘿卜的平均價格。
12月9日新發(fā)地市場蔬菜的上市量為2.13萬噸,進入12月份以來日交易量一直持續(xù)在2萬噸左右,而在10月31日這個量僅為1.5萬噸。冬儲菜、南方菜、北方設施大棚菜的供應量都十分充足,比如大白菜上市量為1600噸、甘藍為110噸、土豆為2200噸、紅薯為1800噸、洋蔥為1000噸,蔬菜的整體供應能力在逐漸增強。
張玉璽介紹說,前段時間蔬菜價格居高難下的原因是寒潮及雨雪天氣造成的蔬菜供應偏緊,進入12月份以來蔬菜的供應狀況明顯經(jīng)歷由偏緊向寬松的轉化過程,主要原因是前期因天氣原因推遲種植的蔬菜在12月末之前會形成一個階段性集中上市局面,再加上北京市免蔬菜進場交易費的利好政策調動了商戶的積極性,蔬菜供應充足菜價也將隨之繼續(xù)穩(wěn)中有降。
新發(fā)地市場12月9日白條豬上市量為1839頭,比去年同期的1247頭增加了近50%,供應量比較充足。據(jù)悉,11月份新發(fā)地市場白條豬日均上市量為1830頭,在近5年同期中處于中間的位置,基本上屬于正常水平。
價格方面,12月10日白條豬的批發(fā)價格是20.25元每公斤,比去年同期的39.50元每公斤下降49%。進入11月份以后白條豬批發(fā)的平均價一直在20至22元每公斤之間波動。這個價格區(qū)間屬于臨界點,豬肉養(yǎng)殖者稍有盈利,市民能享受較低的價格,也沒有挫傷養(yǎng)殖者的積極性。
張玉璽介紹說,由于毛豬的供應仍然處于充足的狀態(tài),甚至供應還略大于需求,所以白條豬的價格不具備上漲的動力,后期的肉價基本上會圍繞目前的價格小幅波動,上漲或者下降的空間都不大,預計這種狀況將會一直持續(xù)到春節(jié)之前。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北京日報,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4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