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生交易網(www.zpzvwot.cn)訊 “第一批包心白菜已經全部賣完,第二批也將陸續上市。”12月4日,在三臺縣石安鎮柳泉村蔬菜基地,正在查看蔬菜長勢的歐文興告訴筆者,今年蔬菜價格一路走高,大白菜從上月的650元/噸已漲到800余元/噸,預計12月底可望突破1000元/噸。
柳泉村一直有種植綠色蔬菜、有機蔬菜的傳統,經過近20年的發展,蔬菜產業已成為該村特色產業。歐文興是柳泉村2組人,種植蔬菜40多畝,年純收入在10萬元以上。他告訴筆者,以前農戶都是零散種植,隨著行情越來越好,大家紛紛開始發展蔬菜種植,如今該村蔬菜種植面積達600余畝,占全村土地面積的85%以上,年產各類蔬菜4000多噸,僅白菜就有1800噸左右,年人均收入在1.2萬元以上。
隨著種植戶增多,村“兩委”在2013年成立了農作物種植合作社,引導村民進行規模化、規范化種植和管理。目前合作社入社農戶達 50 多戶。合作社采取統一育苗、統一施肥、統一用藥、統一進行技術培訓和統一銷售的模式進行管理,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蔬菜品質,也為菜農解決了種植難、銷售難等問題。
沿著村水泥道路,一壟壟白菜整齊排列,一片片西蘭花如綠毯鋪展。“以前,我們主要種植白菜、榨菜和青菜,品種比較單一。”歐文興介紹,為擴展市場,村合作社引導農戶進行多樣化種植,及時選購新品種進行培育,并通過農民夜校開展技術培訓和聘請專家到田間地頭授課等方式,手把手教會農戶“種菜”。
在大片的白菜、西蘭花和榨菜地間隙,筆者看到,一行行蔥、蒜長勢茂盛。“土地面積有限,加上外出務工人員也紛紛返鄉發展蔬菜種植,能夠利用的土地都利用起來了。”歐文興說,在發展新品種蔬菜的同時,合作社倡導農戶綠色生態種植,堅決不打農藥,采用對人體無害的生物制劑進行病蟲害防治,同時利用新希望生豬養殖基地的沼渣、沼液進行施肥和澆灌,這樣既增強了地力,還提高了蔬菜品質。
種植容易銷售難一直是困擾農戶的一個難題。為了讓村里的蔬菜走出去,合作社專門成立了銷售團隊,除了四處跑市場、建立銷售網點外,還利用網絡、手機等“新農具”進行銷售。因為品相優、質量好,村里種植的白菜、西蘭花、大蒜、韭菜、苦瓜等時令蔬菜遠銷成都、重慶、西藏、新疆等地。
?。▉碓矗核拇ㄞr村報)【原題目:柳泉村蔬菜豐收 菜農喜滋滋】
|
![]() |
? | ![]() |